高全利:当前非瘟流行的主因及对养猪企业“夺命三剑”的解析

2021-03-19 08:30:34

最近几个月是绝大多数北方养猪企业非常痛心疾首的时期,原本千辛万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建立起的养猪产能,随着一场出乎意料的非瘟寒流,顷刻间几近崩溃,尤其是对非瘟防控的信心与手段自以为得心应手的大集团、大企业更是苦不堪言。难道真应了那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箴言了吗?有些养猪专家简直开始怀疑人生了。

非瘟究竟是可防可控,还是防不胜防呢?我相信一些人虽然仍会继续说可防可控,但是底气却不再像以往那样足了,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呢?我在这里大胆地进行一下分析,抛砖引玉。

北方这次非瘟肆虐的罪魁祸首基本上并不是基因缺失毒株和变异株,而是野毒。那为什么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呢?

主要原因就是养猪人的盲目乐观和不切实际的自信。2020年4-9月份非瘟被“有效控制的事实”和大部分猪场复养成功,存栏量快速持续恢复的情况,让绝大多数养猪人包括专家在内,误以为这样突出的成绩是大家真实能力的体现,而不是大自然的造化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2020年9月,我就发声提醒同仁:在非瘟疫苗成功被研制和广泛推广之前,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北方的疫情流行在所难免,而每年4-9月份则是南方疫病流行之际。因为气候导致环境中的病毒难以被轻易有效杀灭,而我们对如何在冬季低温和阴雨连绵的雨季,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等措施成功防范非瘟还没有做到了如指掌,大家都在交学费,都在战斗里成长。

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大环境被严重污染了。大环境中的非瘟病毒此时也快速复制和蔓延,几乎无处不在,通过环境检验我们不难发现,病毒阳性检出率在以惊人的速度恐怖地增长着,猪场的管理者对此无能为力。在重重围困下,不说是守久必失,至少是有漏洞的猪场幸运率大大下降了。表现出发病猪场与规模无关,真正在检验或者考验养猪人真实的防控水平。冬季的北方,不仅仅是通过消毒灭杀病毒的有效性打折扣了,甚至有许多猪场还没有找到稳健的操作方案,而且因为猪舍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导致猪群健康受损,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下降了,多种疫病群发、混发,非瘟病毒一旦进入,发病率大大提高了。

导致本次疫病流行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我们复养成功后,存栏猪太多了,再加上冬季这缕东风,具备了火烧连营的基本条件。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养猪恢复快、密度大、各种规模及养猪方式混杂、环境相对较差的地方都是率先发病的,并且流行传播速度快、损失大、防控难度大、幸存猪场少。

凡是猪多的地方,关于猪方面的物流和人员必然呈几何倍数增长,病毒扩散的速度及对猪场的威胁同样倍数增长,如同赤壁之火一泻千里,延绵不绝,只有生物防控条件好且管理非常严格到位的猪场才能独善其身。

当然,非瘟病毒的确是有很大变化,基因缺失毒株的出现和危害有目共睹,它使得非瘟防控和拔牙处理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

仅仅凭借病毒的核酸检测已经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处于潜伏期的病毒了,发病猪的症状不再那么典型,问题猪群难以拔净,购买猪苗时更加难以把控了……非瘟防控的核心要点是构筑强大的防御体系,“拒敌于国门之外”,可是当内部出现“间谍和汉奸”时怎么办?恐怕仅仅靠现场一线人员的众志成城是不够了。还必须从源头抓起,绝不能引狼入室。好在发生基因缺失毒导致非瘟的猪场少之又少,不过扩散在环境中的基因缺失毒和变异株如何发现和应对呢?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

如同得了新冠肺炎,只有身体本来就有问题的人,或者老年人中免疫应答能力弱的人死亡率高,而比较健康的年轻人死亡率很低一样,发生非瘟的猪场其死淘率与猪场的管理水平、检测及拔牙能力,还有猪群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实事求是地说我们防控非瘟的手段与国家防控新冠肺炎如出一辙,方法和处理方式也是惊人的相似,那么为什么中国新冠防控得如此成功,而非瘟防控却难以奏效且此起彼伏呢?根本原因就是防控的等级和力量的不对等,当非瘟防控从国家全力以赴调整为企业自身防控为主的时候,环境污染及高频率发生已经是注定了,不是企业努力程度不够,而是社会的系统力严重不足。当然非瘟发展到现阶段,让国家全面掌控打一场歼灭战也是根本不现实的了。非瘟疫苗何时能够成功研制出来,并且被广泛应用,现在看来还是充满变数。不得不说,不是我们的科研人员不努力和无能,非瘟病毒已经流行了百年,我们防控非瘟只进行了二年多就做到现在的水平,也真的不易了。

既然疫苗暂时无望,我们就得继续研究怎么样才能最大可能地控制非瘟的发生,以及当出现非瘟时如何才能降低损失。

在当前情况下,做到万无一失对大多数猪企来说应该是不敢奢求了。虽然我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奋斗着,但是冷静反思和认真总结后,我发现有三大“夺命剑”让许许多多的大集团和家庭农场陷入了灾难。


夺命一剑:新场、新人、新模式


为什么这次大集团的规模化大猪场中招频频?它们的猪场建得可谓是高大上,设备设施一流,完全按照非瘟防控理念设计建造,四级防控体系完善。可是再好的城池也需要有战斗力的队伍坚守,然而在如今养猪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许多猪场使用的饲养员不仅没有任何养猪经验,也没有多少机会经历专业培训和现场实战。虽然他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勇,却无如临大敌之惧,更不具备对敌之力,加之猪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工作方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得这样猪场的生产管理难如人意,甚至是一塌糊涂。猪群的健康受损,疫病多发,祸起萧墙!一旦有非瘟病毒入侵,便是一触即溃、溃不成军,即便是作战能力超强的场长也只能望洋兴叹呼之奈何。许多大集团在追求规模和速度的时候,往往是充分考虑了母猪的存栏量和发展速度,考虑了猪场建设进度及与引进猪的匹配度,唯独太少考虑人员的承受力与成熟度。这样的猪场即便没有发生非瘟,其它疫病也会是多发的,生产成绩不可能高,只有行情超常高的情况下才会有“规模利润”,其产能的有效性和利润贡献度是要大打折扣的。

此轮疫病,一些家庭农场目前安然无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对非瘟的危害心知肚明,内部众志成城,具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自律性强,责任心相对到位,画地为牢严防死守,不心存侥幸,不自大。


夺命二剑:八方引猪,集中饲养


且不说非瘟基因缺失毒的扩散与引猪密切相关,一些集团和猪场为了抢时间拼速度,对正常情况下非常重视的引种或者购买商品仔猪环节,普遍存在饥不择食的情况。此时规模越大的猪场越难以从一个猪场引足所缺的猪,拼凑成为必然的选择,问题随之而来。这样的猪场和放养大户,不仅非瘟发生率会大大高于那些自繁自养或者引猪来源比较稳定可靠的猪场,其它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更是远远高于正常的方式,由此开启了养猪场疫病难以根除、疫病恶性循环的模式。专业育肥场更容易忽略此问题,它们往往更加在意仔猪的价格和投苗时间,虽然也会对猪场非瘟进行检测排查,但是对其它疫病的情况选择忽略不计。这无疑为今后的持续养殖埋下了祸根,容易导致积重难返,回天乏力。


夺命三剑:检测不及时,拔牙队伍非专业


在这种非常时期,检测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让猪场随时了解掌握非瘟防控的动态,查异补漏,不断完善和加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尽早发现可疑猪和发病猪,及时隔离具有风险猪群,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定点拔牙或者分区清群,遏制疫病扩散造成更大损失。也许在平时的随机排查中,检测结果反馈的速度并不那么紧迫,一旦发现疫情,检测速度及结果反馈速度就成为了必要条件,没有检测结果做为指导的拔牙是盲目的,是缺乏可靠性做为保障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了。如果猪场发生非瘟要进行生物安全隔离和选择性拔牙处理时,没有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来操作,而完全依靠猪场原有的工作人员,几乎是难以奏效的。就如同高楼大厦在某家刚刚出现火苗时普通人有可能把火扑灭,而当大火串到其他家时,没有专业的消防队员,大楼里的人再多也无济于事一样。猪场中的拔牙团队就是特种兵中的消防队,不仅要装备精良,还要严格选拔训练有素。遗憾的是普通的家庭农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队伍,它们只能寄希望能够将非瘟拒之门外或者扼杀在初期阶段。而许多集团化企业也存在因为这样的队伍配备不足而顾此失彼,使得猪场非瘟猪拔而不尽,屡拔不止,最终不得不面临清群的局面,在扼腕叹息之外还能责怪员工和管理者吗?

在非瘟面前,没有圣者,只有仁人和能人。痛定思痛的背后是血淋淋的现实,非瘟没有将行业的利润整体下降或者提高,只是改变了利润的分配方式和所谓猪周期的运行规律。那些大获全胜的养猪人手里握着的钱,还滴着那些阻抗非瘟不利者的血,没有凝固并且留有余温。

非瘟的“夺命三剑”之下没有冤死鬼,只有追悔莫及的无奈。针对非瘟“夺命三剑”的防御方法,当我们破解了杀伤力之源时,解决之道随之而出,无需多言。还是那句话:导致我们巨大损失的不是我们的无能为力,而是我们缺乏洞见问题本质的远见及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我们可以失败在昨天,但是必须具有活到明天的愿望与实力。


标签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沈阳总部

ADD: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辉山大街169号

TEL:024-88082666

二维码

未标题-2.png

 

ewm2.png

343434.jpg

禾丰股份视频号官方微信号招聘公众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