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美生物微生态技术经理 郭耀棋(于2015年3月)
受到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拓邀请,写一篇关于春节的文章,虽然不善写作,却也答应下来。一方面是自己平时也喜欢看看别人写的文章和书籍,另一方面觉得,写作是整理思绪,将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情感提炼并转化为文字的机会。纵然文笔粗浅,权当练习,也不怕贻笑大方。更何况在这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碎片化的信息快速传播,却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写一点点文字。当然,我想之所以让我来写这样一篇文章,可能主要还是希望我能展现出一些家乡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遗憾的是我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常缺乏敏锐的观察力,更不太热衷于风俗礼法的约束,因此这里谈的可能更多与春节的吃和玩有关。
我的家乡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坐落在湖南省西南部,毗邻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雪峰山脉南端,沅水上游渠江流域。明朝时是湘、黔、桂三省边界商业重镇,现在有杨梅之乡的美誉。这里风景宜人,渠江绕城而过,给城市增添了几分灵动秀美。
儿时总是盼望春节,因为春节伴随着假期,可以看电视,跟小伙伴们玩耍,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好玩的。进入腊月后家里就会开始置办年货,烘腊肉、腊肠、干鱼等过冬的食物。乡村里还有打糍粑的习俗,我虽然没有亲自打过糍粑,但寒假里这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可以烤着吃、煎着吃,也可以煮着吃。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我们堂兄妹们会在大人的带领下上街买烟花炮竹、对联等,而长辈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房门前贴上对联。城市里热闹非凡,街道旁摆满了卖年货的摊位,有各种玩具、烟花、对联,还有活的鸡、鸭。腊月二十九的晚上,长辈们会将食物准备好,大年三十的凌晨开始准备早饭。在我上大学以前,家里大年三十和初一最重要的都是早饭,天还没有亮一家人就爬起来放鞭炮、祭祖,然后过年。记忆中每年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饭菜种类都差不多,有鸡、鸭、鱼、红烧肉、丸子等,这两天的饭菜大概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般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午夜十二点开始放鞭炮。山城除夕的夜晚,鞭炮声有种响彻天际的感觉,天空也被各种烟花映衬得五颜六色。大年初一早早地起来给长辈们拜年,领压岁钱,早餐满桌的食物也是新做的。
我的家乡没有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直到去北京读书,才真正吃到了饺子,但是却让我对“好吃不过饺子”这句话费解了多年。正月里亲朋好友们互相串门拜年,每家每户都会给来拜年的亲戚朋友沏一杯豆子茶。豆子茶名字叫茶,却跟茶叶没什么关系,是用大豆加工成的,用开水一泡,喝起来是甜的。正月里最热闹的可能就是元宵节了,因为满街满巷都是耍龙灯和舞狮的,龙灯过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放鞭炮,谁家的鞭炮放得多、放得响,龙灯就会到谁家里的堂屋转一圈,并给主人送上新春祝福。
现在谈起过年,大家更多的是对儿时年味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春晚节目的批评和调侃。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在慢慢地变化,人们的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儿时单纯的快乐也似乎在远去。上大学后,又过了几次不同的春节。有在异国他乡,一群留学生们共同度过的春节;有心血来潮,飞到云南,在人潮涌动的丽江独自度过的春节;也有同家人以包饺子、看庙会的形式度过的春节。随着岁月的变迁,一些传统的习俗似乎也发生着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烟花爆竹的燃放少了很多。当然还有很多不变的,我想那就是浓浓的亲情和家人的团聚吧!